溃疡病是猕猴桃生产中的一种毁灭性病害,该病来势凶猛,常常大规模暴发,导致大面积毁园,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直接威胁猕猴桃产业的发展。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菌被列入我国森林植物检疫对象名单。 溃疡病主要危害叶、果实及枝蔓,严重影响果实产量和果实品质。
发病多从茎蔓幼芽、皮孔、落叶痕、枝条分叉部开始,初呈水渍状,后病斑扩大,色加深,皮层与木质部分离,用手压呈松软状。 发病初期从树体的芽体、树干伤口等出流出白色的脓水,一周左右就会转为铁锈红色。叶片上表现为叶脉间出现小的不规则褐色斑点,发生溃疡病病叶的枝条萎蔫。
发病初期从树体的芽体、树干伤口等出流出白色的脓水,一周左右就会转为铁锈红色。叶片上表现为叶脉间出现小的不规则褐色斑点,发生溃疡病病叶的枝条萎蔫。
猕猴桃溃疡病后期病部皮层纵向线状龟裂,流清白色粘液。该粘液不久转为红褐色。病斑可绕茎迅速扩展,用刀剖开病茎,皮层和髓部变褐,髓部充满乳白色菌脓。受害茎蔓上部枝叶萎蔫死亡。 基部发病,则上部枝条枯死后,近地面部位或砧木部,又可萌发新枝。
叶片发病,病部先形成红色小点,外围有不明显的黄色晕圈,后小点扩大为2~3毫米不规则暗绿色病斑,叶色浓绿,黄晕明显,宽约2~5毫米,在潮湿条件下可迅速扩大为水溃状大斑,由于病斑受叶脉限制而成多角形。 猴桃溃疡病主要通过苗木、接穗等栽植材料和果实进行传染。猕猴桃树幼苗较成年树易感染此病,树龄愈大,发病愈轻。溃疡病在低温高湿条件有利于发病,春季旬均温10~14℃,如遇大风雨或连日高湿阴雨天气,病害易流行。 猴桃溃疡病主要通过苗木、接穗等栽植材料和果实进行传染。猕猴桃树幼苗较成年树易感染此病,树龄愈大,发病愈轻。新梢生长期是发病盛期,五月大猕部分为阴雨天气,为溃疡病的发生和流行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必须在这个溃疡病易发时期,应该积极对溃疡病进行防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