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在合阳县黑池镇峪北村的农田里,一行行小麦苗从土壤缝隙冒出了头,远远望去,一片清清浅浅的绿。
“今年,县供销联社在我们村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试点工作,我二话没说就签订了托管服务协议。有了土地托管,全程‘一条龙’服务、机械化耕作,庄稼务得好、粮食收成好,省事省心效率高。”村民张宪军高兴地说。
今年,合阳县供销联社指导社有企业在全县范围内托管玉米2000余亩,通过“耕、种、防、收”全环节机械化服务,进一步推动农业降本增效,让农户种地更轻松、增收更有力。
近年来,全省供销社系统已累计发展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主体538个,建成生产性为农服务中心1078个,打造新型“庄稼医院”3058个。如今,一家家“田保姆”服务田间,成为农民种地的好帮手,不仅有效解决了土地撂荒、粗放经营的问题,还大大提升了农业经营效率。
田间地头热火朝天,消费市场更是活力十足。前不久,在镇坪县,由中国药科大学联合南京大学、东南大学举办的消费帮扶活动现场,镇坪腊肉干、香菇酱、玉米锅巴、百合系列产品、阿胶姜蜜汁等20多种特色农产品一亮相,就受到了3所高校师生的青睐。
“活动开展不到半天,腊肉干、香菇酱、玉米锅巴等一些畅销产品就卖完了,我们赶紧联系货源,进行预购和线上销售,进一步推动农产品走出去、卖得好。”镇坪县供销联社相关负责人称。
除了镇坪“土特产”销售火热,凤县花椒、紫阳茶叶等众多特色农产品也借助供销系统线下线上展销平台推广到全国各地。近年来,陕西供销合作社系统积极建立稳定高质量的产品销售渠道,不断打造农产品品牌,持续畅通产销对接网络,推动农产品变现、农民增收致富。
目前,全省供销社建成农产品经营网点2306个。去年以来,累计办展参展22场(次),731类4.6万种陕西“土特产”亮相全国;在江苏设立销售网点131个,开设线上消费帮扶专区电商平台206个,累计销售脱贫地区产品4.55亿元。同时,陕西供销电商“832平台”入驻3316家供应商、上架商品30029个,自2020年以来累计实现销售额超33亿元……多方赋能下,分散的小农户对接上了大市场,打通了农产品销售及进城通道,催生出了产销无缝对接的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