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南县富水镇猕猴桃产业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案例
“奇异果”又名猕猴桃、是世界消费量最大的前26种水果中营养最为丰富全面果品,享有“水果之王”之美誉。近年来,商南富水镇抢抓陕西猕猴桃产业“东扩南移”发展战略机遇,立足自身资源优势,以猕猴桃产业为突破口,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与农户建立起利益共同体,通过土地流转、基地务工、配股分红、技术培训等方式,带动村民种植猕猴桃。果园变身“增收利器”,为当地群众带来致富希望,果业兴、百姓富、生态美的场景加快涌现。一、案例背景
商南富水镇是陕西的东南门户,是出豫入秦的第一边贸重镇,有着丰沛的水源、充足的阳光、肥沃的土地等优越自然地理环境。富水镇因地制宜,明确“山上有茶,山下有果、庭院有菌”的绿色发展思路,依照“发展一项产业、富裕一方百姓”的理念,践行优质化栽植,标准化建园,规模化发展模式,按照现代农业的标准,大力发展猕猴桃产业,将猕猴桃培育成增收致富的产业、前景向好的朝阳产业。截至目前,全镇猕猴桃种植规模达近万亩,主要产地有油坊岭村、龙窝村、马家沟村、沐河村、王家庄村、洋淇村、赤地村、桑树村及周边村,建设猕猴桃种植示范基地6个,依托现代特色农业园区,聚力打造了集休闲观光、亲子采摘于一体的猕猴桃产业园。
二、主要做法
(一)立足资源禀赋,创新发展机制。富水镇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4℃,年平均降水量800mm左右,无霜期216天。水质为中等硬度,土层深80cm以上,肥沃疏松,土壤中富含铁、锌等微量元素,是猕猴桃的适生区。借助陕西猕猴桃产业“东扩南移”战略机遇,积极践行“种植规模化、产品生态化、业态多元化”发展理念,主动探索“政府主导、企业建设、农户参与”的发展模式,创新推行“支部+集体经济合作社+企业+基地+农户”模式,积极构建“党建引领、公司持续发展、基地效益带动、农户增收致富”的经营形态,把各种资源要素整合到产业平台上,促进农业产业增效、农民生活增收、农村生态增值。通过“土地流转增租金”“就地务工增薪金”“信贷入股增股金”等机制综合发力,靶向施策,助力生态产品供给,实现农民增收致富。
(二)实施多种经营,延伸产业链条。目前,全县引进猕猴桃企业10余家,绿色食品加工企业3家。以商南佳忆德果业公司为龙头,各专业合作社为支撑的互利合作,专注猕猴桃繁育、种植、生产与销售于一体发展模式,科学规划产业体系。实施基地-仓储-营销三步走战略,建立2000吨猕猴桃冷藏保鲜库及分选包装车间、仓库。引进陕西省高科食品产业园,加快培育猕猴桃果汁、果酒、果酱、果脯等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经济运行效益。
(三)强化科技管理,提高产品品质。在育苗选种环节,精心筛选,最终引进口感、味道、质量上乘黄心金桃、G3、绿心翠香、徐香等优良品种进行规模化种植。在种植培育过程中,制定生产栽培技术规范,邀请相关专家学者,围绕猕猴桃高效轻简栽培、溃疡病防控等关键环节,充分授粉、果园生草、科学修剪等标准化关键技术,进行指导培训;采收端,根据不同品种果实对营养物质的要求“先检测,后采收”,规范采收时间标准,杜绝早采;分拣储藏环节,规范分拣标准,将品质、成熟度一致的果实分拣出来,对不同级别的猕猴桃采用不同的催熟、储藏标准。科学技术支撑贯穿种植、采摘、分拣储藏、运输、生产销售全产业链,大幅提升果品质量效益和市场核心竞争力。
(四)畅通销售渠道,加快品牌建设。深化市场体系建设,采用“公司(品牌)+平台(电商)+基地+农户”的营销模式,积极建设线上销售体系,发展电商交易,线上通过京东、天猫等平台销售,线下出口到沙特阿拉伯、迪拜等地,同时建立了自营专卖店、进入各类大型商超、水果批发市场,实现了村民、村集体、企业、销售商和平台的共赢。围绕产业基地布局,在镇区建设猕猴桃交易中心,规划在国内大中小城市、县城设立富水猕猴桃销售窗口和品牌形象店。申报了“佳忆德”“富水猕猴桃”等果业商标,增加了商南富水猕猴桃的影响力。
(五)推动农旅融合,激发产业活力。富水镇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生态环境秀美、农业基础扎实等特点,不断丰富乡景、乡韵、乡愁业态,推出了田园综合体、休闲民宿、特色农家乐等独具特色的乡旅新产品。大力发展“乡村果园采摘”体验农旅融合,在交通便利区域和景区周边优先建设果游结合示范基地。在果实成熟采摘期的节假日,周边城市市民携带家人到此进行乡村采摘,体验着采摘的乐趣。同时依托万亩茶海公园,吸引周边更多游客前来观光,“山上品茶,园里尝果”成为现代都市人休闲生活的一个好方式,推进猕猴桃产业与休闲观光农业互动发展,提高经济效益,也开辟了农村增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三农”新局面。
三、主要成效
一是生态环境改善。富水镇把猕猴桃产业发展同保护生态环境、南水北调水源涵养结合,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和美丽乡村建设统筹协调推进。以“两拆一提升”“六清六治六无”为抓手,集中开展环境卫生清洁行动,加快污水管网、停车场、公厕、饮水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优化镇村公共服务功能布局,补齐小城镇建设基础短板。对全镇13个村(社区)的便民服务室、文化广场、党员活动室等基础设施按照“十个一”标准进行改造提升,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全面提升美丽乡村村镇品牌化水平。
二是产业蓬勃发展。富水镇将猕猴桃产业作为当地特色农业产业,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猕猴桃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猕猴桃发展规划。建立了农田管理、种植技术和采摘质量等方面的严格管理制度,确保猕猴桃的安全、优质。通过加强研究和应用科学技术,提高种植效益,推动猕猴桃产业升级。同时,狠抓招商引资,先后有商南县佳忆德果业公司、陕西豫龙生态猕猴桃发展有限公司、富龙果蔬专业合作社等投资建设。目前,全镇共种植猕猴桃近1万亩,规模还在不断扩大,可实现户均增收1.5万元左右。
三是创新发展机制。通过加快土地流转,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向猕猴桃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大户集中流转,落实好中省市县关于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用地政策,强化信息沟通、政策咨询、合同签订、价格评估等流转服务,确保猕猴桃产业发展用地;紧紧围绕“支部+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产业脱贫模式、通过土地流转、基地务农、配股分红、技术培训、扶持发展的产业带贫机制,实现了“能脱贫、稳得住、不返贫”的目标。
四是带动群众致富。猕猴桃一般需要3—4年挂果,5年后进入盛产期,每亩可实现产值1万元。目前,佳忆德果业公司在建成2000余亩标准化猕猴桃基地基础上,在建设猕猴桃冷藏库及分选包装车间,整个项目建成投产后,年产值突破1500万元,土地年租金约60万元,年使用劳动力1万人次,劳务费约400万元,农户通过“土地流转、入股分红、基地务工”等方式,实现了稳定增收。该公司作为商南县猕猴桃发展示范企业,解决当地300多人务工就业,带动180余户农民年均纯收入增加5000多元。
四、案例点评
猕猴桃以其独特风味、富含维生素C、膳食纤维、多种矿物质营养,以及清肠健胃功效而深受消费者青睐,成为重要的特色功能性水果,有人间仙果、Vc之冠之美誉,市场需求广阔。富水镇立足资源禀赋、尊重自然规律,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民增收为目标,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质量安全为核心,坚持集中连片发展、整村推进建设,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推进传统果业转型升级,产业链纵深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