猕猴桃原产我国,已有1300多年栽培历史。
目前,中国是名副其实的猕猴桃生产大国,果园面积与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产区跨越南北、优良品种推陈出新、种植面积不断增加,流通体系逐步健全,贸易活跃。
近十几年来,我国猕猴桃规模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产业大发展的同时,对猕猴桃市场培育努力不足,提高猕猴桃品质是当务之急。
而大多数情况下,特别是经营者根本没有自律,部分果农只看眼前利益,随波逐流,致使青果(成熟度差)上市普遍,流通猕猴桃品质低下,黑了良心。这就从根本(品质)上抑制了猕猴桃消费。近年愈演愈烈的早采果实反而价高情况,更是严重扭曲了猕猴桃生产的规律。
另外,软到什么程度才好吃,“即买即吃”猕猴桃在消费市场普及不足消费者未能在最佳时间食用,也是我国猕猴桃产业的一个短板,也抑制了对猕猴桃的消费。总之,追究深层原因,都归结到了果实品质问题。而这正是国内猕猴桃产业特别是果农最不看重的环节,也是猕猴桃先进国家猕猴桃产业从上到下最重视的方面。因此,不深刻反思,静不下心,拿不出“工匠精神”(果品行业应该是“厨师”精神),产业无法可持续、健康发展。可以预见,猕猴桃产业将进入几年的“洗牌”时期 1、持续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消费者对猕猴桃的认识,加大力度培育猕猴桃市场。2、树立质量观念,防止早采,创建品牌。一是适时采收,不早采。翠香、红阳猕猴桃成熟期一般9月上旬,徐香、华优猕猴桃10月上旬,哑特、秦美猕猴桃10月中旬,海沃德、金福品种10月下旬。适时采收,既可拉开销售季节,又可以使消费者在不同时间都吃到合适的优质果品。二是优质适产。维持合理产量:中华猕猴桃2500~3500斤/亩,美味猕猴桃4000~5000斤/亩。贯彻“多留枝叶狠疏蕾”技术思路。科学授粉:中华猕猴桃授粉掌握在开花后第3、5天授粉即可;美味猕猴桃授粉掌握在开花后第3、5、6天3天授粉即可。
3、提高品质,是当务之急随之国内猕猴桃面积不断扩大,竞争日益加剧,“萝卜快了不洗泥”时代已经结束。精心管理,狠抓品质,讲技术,讲科学,要为技术买单。好桃卖个好价钱,已经不再是口号。同时,强化猕猴桃储藏技术,拉长猕猴桃货架期。消费者只为高品质买单,没有那么好“糊弄”。新西兰猕猴桃按个卖,售价是国产猕猴桃十几倍,但是在国内市场份额逐年攀升,为什么?说明国内市场并不疲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者“越来越挑”,越来越注重品质。那么,面对残酷的现实,我们到底该怎么办?这是一大课题,留给我们专家、学者、果农共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