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会员服务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您好,欢迎来到猕猴桃网!Chinese kiwi fruit net

猕猴桃网

新年快乐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行业资讯行业动态内容页 行业动态内容页 | content

汪向东:农村电商升级的方向是什么?

中国猕猴桃网 2023/1/28 16:03:56 来源:猕猴桃网 阅读:1

      本微课讨论的主要内容,最早见于 2017年10月"第二届中国农村电子商务大会"上的主题演讲。会后,我以《农村电商能力建设须实效导向,系统推进》为题,整理发表在本人的实名博客上。尽管当时农村电商升级的任务尚未提出,博文中也没有使用"升级的方向"这样的说法(那是 2019年以后的事情),但所讨论的问题,其实就是农村电商向何处发展。这为我们后面理解农村电商升级的方向奠定了基础。
农村电商升级的方向,总的说来,是要不断提升其发展质量。展开分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首先,要从扩大覆盖转到提质增效。
电商进农村示范项目经 2014年试点,自2015年开始逐年分批快速展开。在政府与市场合力推动下,农村电商体系建设的覆盖当时估计已达 2/3。一些地方甚至又相继明确提出限期完成电商村级站点全覆盖的建设任务。
从农村现实条件看,要想开展电商业务,就必须建设包括电商站点在内的支撑体系与必要的能力。但一方面,农村电商能力基础建设要实现全覆盖却不容易,其实,即使到现在,仍需继续扩大农村电商的覆盖面;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农村电商建起来的体系不是摆设,需要解决站点能不能长期存活,能力要真正出效果、而不是闲置的问题。"做个摆设,没有意义;画饼充饥,解决不了问题"。因此,当农村电商的能力建设覆盖到一定规模,就需要将发展重心转到提质增效上来。
其次,要从能力建设进到深化应用。
建成的能力要通过应用才能出效果。自己在 2006年曾发表文章,用"信息化不等式"分析信息化建设中"能力-应用-效果"的矛盾,提出解决思路。其实,"能力不等于应用"、"应用不等于有效",建成的能力因应用滞后被闲置,是信息化建设中常见的现象,不是农村电商领域所独有。尤其是自上而下驱动、外部导入的信息化建设项目,更容易出现能力闲置的问题。
要利用好已建成的信息化能力,而不是让它闲置起来,关键是要将构成信息化能力的诸多要素结成一个协调匹配、可正常运转的系统,否则,就很难形成现实的生产力。在电商进农村快速扩大覆盖的实践中,已经显露出这样的问题。这是当时选择讨论 "农村电商能力建设须实效导向,系统推进"议题的原因,也是后面直到今天面向农村电商升级、提质增效,要着力解决的关键问题。
第三,要从分散建设转到系统推进。
当时用的说法是 "从‘15字诀’到系统推进"。2015 年,我发表过一篇文章,提出农村电商,尤其是农村电商扶贫有5个方面的抓手或着力方向。我把它称作"15字诀",即:拓通道,建支点,育网军,强体系,优环境。一些地方按照"15 字诀"去实践,并做出了成绩,这当然令人高兴。
但调研中,在一些地方也能看到另一种情况。比如, "拓通道"时,对接的渠道不适合当地产业状况和需要;建了支点,缺少实际业务应用;"育网军",培训了学员,人却走了,留不下来;开发了网货,但缺乏在地配套体系的服务支撑,等等。
在我看来,农村电商能力建设,好比生产机车,不光要加工必要的零部件,还要把它们组装起来,成为可运行的系统。分散建设,不成系统,这样的能力建设就没办法应用。我们升级农村电商,就要面向应用、以实效为导向,扬长补短,将农村电商的各类 "组件"组成相互匹配的系统。更理想的,是能边建边用,以用带建,系统推进,滚动发展。
第四,要从外部导入转向内生能力。
农村电商要提质增效,需要在区分内因和外因的基础上改进动力体系。农村电商的内因,就是广大农民作为农村电商的主体,对农村电商可取得实效的认同感和获得感,进而为农村电商带来内生的发展动力。电商扶贫,更要看贫困主体能否发自内心地认可农村电商,发自内心地愿意参与。即使自己能力不足,也愿意努力学习和提升。而其他主体所做的工作,诸如电商渠道对接、服务支点覆盖、产业开发培育、补贴优惠,培训、帮扶等等,这些都是外因。这些都应该围绕内因去下功夫。
我们在调研中,看到不少地方的农村电商还主要是靠外因推动,比如实际上靠政府主导。农村电商如果停留在外部导入上是不牢靠的,很难持续,效果也不理想。必须让广大农民在农村电商中得实惠,产生更多的获得感,认同感。这是农村电商所有工作、包括升级的最重要的落脚点。
加上前面讲的农村电商各因素要协同,能力建设要系统推进的看法,我把 "15字诀"的观点做了更新,提出以农村电商主体为核心的CBES 模型(后面的微课再展开)。它跟原来相比,最重要有两点不同:第一是强调了农村电商能力建设中各方面因素的系统联系;第二区分了内因和外因,强调了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最后,要从阶段推进走向长效机制。
这个观点是特别针对电商进农村示范工作提的。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对于示范县来讲,是一个由政府主推的、为期两年的阶段性工作。但是,农村电商却是一个没有终点的马拉松。
我们要把 "成规模、可持续、见实效"做为原则,把包括贫困主体在内老百姓的获得感放在中心位置,做好两方面的事。一方面,是系统优化供给侧的各要素,即不断优化渠道、产业、服务、人才和政策的供给,把各类资源供给高效整合起来,形成协调匹配、系统推进的机制;另一方面,要围绕着深化应用出实效,重点是实现农村电商动力机制的市场化切换。尤其是一些示范县,要尽快从政府主导的动力机制切换到真正基于市场的动力机制上来。
为什么?因为农村电商说到底还是市场行为。只有在基于市场的前提下,让农村电商的广大参与者形成一种内在的、自我造血能力,这样的农村电商才是可持久的、可高质量发展的。这当然是农村电商升级的方向。

相关信息

    信息正在更新中...

我要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36521人参与, 点击查看>>
评论内容:
验 证 码: 验证码 换一张 * 请正确输入图片中的字符,不区分大小写